中国商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小区每天都有新增,而我依然热爱【上海】

2022-04-15| 发布者: 中国商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作者╳林宛央●来源公号╳宛央女子●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人在上海,小区每天都有新增,每...
无广告解析接口 https://www.m3u8.tv

●作者╳林宛央●来源公号╳宛央女子

●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在上海,小区每天都有新增,每天早上起床打开手机,在公布的消息里,都能看到我们小区以“xx路xx号”的名称上榜。从一开始别墅区的某一户,到现在别墅区的四户和高层的五栋楼。

与之相对应的,是冰箱里的食物,每天都在减少。于是整个小区从一开始的抢菜、团购,到现在,为了彼此保障大家的安全,进入了“以物换物”的状态。

可即便生活在消无声息间转变成“生存”,但我看到的大部分居民,都仍然尽可能地维持着这个城市曾经拥有过的体面,大家都在尽自己所有的力量,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我很少在小区群里看到纯粹的抱怨。

大家一定都有委屈,但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一边吞咽委屈,一边处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

所以小区里每天都有新的团长和志愿者,但凡谁手里有可以对接的资源,全都无私地贡献了出来,可以说,我在今时今日这种情况里,仍然以和平常差不多的价格买到了鸡蛋、面粉、大米,我真的感谢并敬佩我的邻居们。

小区封闭管理了25天,这25天中,我感受到过一些恶意,但也拥有了很多温暖。

上周,我在群里说家里快断油断面了,两个小时中间,陆续听到敲门声,到门口的时候,发现地上放着一袋面一小桶油,是家里存粮比较多的邻居们,特意送过来的。再后来,群里在聊团购到的牛奶和甜点,我开玩笑说,这个时候的一口甜,可太让人羡慕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群昵称都是房间号,一个小姐姐在群里对我喊:“xxx号,你等着,我要让你吃到这一口甜”,后来她给我送了6盒牛奶和一小盒甜点。

这些天里我家门口陆陆续续出现过狮子头、泡面、莴笋、酒精等等。有个阿姨不仅给我送了菜,还直接给我发了视频告诉我这些菜要怎么做。油焖笋、葱油蚕豆都是邻居教会我的。

当然,感受到这种温暖的,不止我一个人,楼里每个人都在被帮助,也都在帮助别人。

我自然也给别人送过东西,我也当过小楼长,组织发放物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相互的,我更愿意记住别人对我的好,因为只有这样我才相信别人也能记住我的好。

如果之前这些,都让我觉得是【温暖】的话,前天我们楼栋里的聊天,却让我觉得【感动】。起因是小区里其他楼栋有个感染的,因为暂时去不了方舱,只能居家隔离,其实他很配合的,不使用电梯,垃圾全放在家里,不参加任何团购。

一开始还有邻居因为担心整栋楼的安全,说了些难听的话,后来了解到他的无奈后,立即道歉。

之后我们楼栋里讨论这件事情,就有几个邻居说,我们要抵抗的是病毒,不是邻居,如果楼栋里谁不小心感染,不要怕,不要瞒报,请告知大家,让大家有准备,做好防护,这样的话,在不能及时被转运的时候,支持他居家的权利,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因为不想看到任何一个邻居被抛弃。

后来楼栋里很多邻居都转发这句话然后后面写上一句【+1】。

然后又再次强调,不能瞒报,因为这样会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巢倾卵破的无力感,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等待一种可能随时变阳的命运,大家甚至讨论过,如果真的不幸无处可去,那么为了不影响其他邻居,去车里临时住一下,不知道行不行。

每个人都在尽量不影响别人,但其实又都在尽量支持别人追求合理的权益,尽可能地维持住曾经我们在这个城市拥有过的【美好】。

(放一些自己曾经拍的上海)

那天晚上的这些聊天内容,让我坐在马桶上爆哭了十几分钟。

我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我就是觉得至少那一刻,我在这个城市逐渐失去的安全感,又被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给一点点拉了回来。

事情真的未必会走入最糟糕的境地,但当你不断下坠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坚定地告诉你,不要怕,他可以做那个底,那么你也会使劲儿努力地挣扎,尽一切可能停止下坠,不成为那个去摧毁别人的人。

这个事情让我再次清晰的意识到:能拯救一个人的,一定不是谩骂,而是善意。

后来我把这些事讲给同学群里的人听,竟然有人diss我们的邻居。大概意思就是指责他们乱来,应该坚定地不允许阳性的人在家才对。

我根本不想讨论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小区群里讨论的是不得已的居家。

这也是我第一次对老同学毫不客气,不为什么,因为我早就说过了,我拥有朴素的生活观,我永远不会去听一个人把自己描述的多么有大局观,多么理性,多么‘无私’,在真实的生活里,我永远坚定地选择那个在艰难时刻,把背借我靠一靠的人。

至少在那一刻,我们的邻居,就是那个借出了自己脊背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维护。

我的同行倪一宁之前写上海,说她最喜欢的,是上海永远理直气壮地追求美好。

作为一个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人,我对上海的感觉更复杂一些,我觉得这个城市的气质是——它泾渭分明,但从不双重标准,它允许某一个人用较劲儿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美好,但不干涉甚至鼓励其他人也都这么活着。

在这里生活的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边界和权利寸步不让,但它允许你也守住自己的边界。就像我们群里讨论的那样,要求“不瞒报”是对自己边界的守护,允许对方无奈之下的居家,是对别人边界的守护。

这是我最初来上海最不适应的地方,有时甚至会和家人吐槽,至于吗,一件小事,真的有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吗?

但现在,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因为在上海住了一年多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人,可以被允许这么活着。可以大声地拒绝世俗里自己并不喜欢的一些东西,且不会被人指责。

上海很大程度上,治好了我曾经对这个世界的“讨好感”。

因为讨好无用,大家靠手吃饭,也因为“不讨好”不再是一种错。

我依然热爱着上海,无比希望它快一点好起来,也坚定地相信,一切过去之后,它还是那个我喜欢的上海。

本期作者:林宛央。公众号:宛央女子。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iuxiangjie0122。

微博:@林宛央

个人公众号: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商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商讯网 X1.0

© 2015-2020 中国商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