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美或在韩国会晤?尹锡悦就职典礼在即,韩媒:中国拟超规格出席

2022-05-13| 发布者: 中国商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作者孙绪闻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自赢得总统大选之后,其政治意向就一直备受亚太各国的关注,考虑到其此前一...
招商信诺

原作者孙绪闻

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自赢得总统大选之后,其政治意向就一直备受亚太各国的关注,考虑到其此前一系列出格的言论,外界猜测其上任之后将大幅改变韩国的外交政策,从而改变地区力量平衡。

不过即将召开的韩国总统就职典礼,却计划同时邀请中美两国出席,这或许预示着地区形势的发展与此前外界的想象不太一样。

据韩联社消息,韩国总统就职典礼委员会在与各国沟通之后,将于5月5日公布此次出席典礼的各国使节名单,而目前据韩国政府内部可靠人士透露,此次各国出席的人员超出了以往的规格。

韩联社指出,往年美国通常会派出国务卿或白宫安全顾问,此次美国很可能会派出由副总统哈里斯的丈夫埃姆霍夫、劳工部部长沃尔什及众议员组成的使节团,而中国通常会派出副总理级别的官员,此次则可能超出规格由国家副主席出席,同时过去一段时间与韩国有着外交纠纷的日本,也将派出外相林芳正出席典礼。

相比美日两国,韩媒对中国可能超规格出席典礼的猜测尤为引人瞩目,这也不由得引发了另外两个方面的猜测,中美两国高层是否有可能借出席典礼之机举行会晤,韩国又是否会考虑重新调整其对华政策。

这两个问题其实还是一个问题,因为韩国的对外政策调整,肯定要征得美国的同意,所以这两者体现的都是中美两国在外交上的互动与博弈,那么按照韩媒设想的情况发展,中美韩三国这次在外交领域的相互调整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中美两国是有合作的现实需求的,至少美国因为全球合作、国内通胀、贸易关税等问题,实际上是一种“有求于人”的处境,但美国的打压行为以及不愿落实对华各种承诺,并一再冲撞中国底线,给两国关系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尽管美国贸易代表戴琪、美国财长耶伦,一再暗示有可能对中国降低关税,显示对这种合作的迫切愿意,但美国嘴上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这在政治上是“失分”的,显得在对中国让步。

而美国不愿让步且中国被持续打压的情况下,自然也无法主动让步,所以两国处在一种既需要共同合作,但一时找不到突破口,或者没有会晤落脚点的状态。

其次中美借韩国总统典礼的机会来实现互动,不会引起各方比较大的反应。当前美国在全球同时推进着两场大外交,一场是在亚太地区,美国不停地组织各国建立联盟机制,一场是在欧洲,美国借俄乌冲突协调40余国巩固了自己的老大地位。

在这种不和谐的大局势下,中美两国高层会晤显得相当困难,再说就算两国有会晤的需求和意愿,也难以找到落脚点,而韩国新总统的就职典礼就解决了这一困境。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韩国都是与自己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国家,并且两国也明白韩国与对方的关系很重要,所以双方都可以接受韩国在中间扮演“牵线搭桥”的角色。

当然了韩国是美国盟友,其不可能是完全保持中立,所以中美就算会交流,也不太可能是正式的,或者说先了解下对方的意向,然后再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更深入地交流。

最后韩国也有可能借此向中美两国解释自己的政策,重新调整其外交方向,要知道这几年来韩国一直在思考自己该如何在中美之间自处,文在寅政府希望能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但是美国的印太战略决定了韩国没有选择余地。

因此韩国朝野经过一番摇摆之后,又倾向了美国,被人公认为是亲美派的尹锡悦最终在大选中获胜,可问题是韩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远比其与美国的联系更广泛,韩国不可能完全倒向美国,这在现实中是无法操作的。

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亲美的尹锡悦又邀请中国出席其就职典礼,同样这也可能意味着尹锡悦也意识到了,选举中的夸大之辞不可能作为自己执政中的政策依据。

如果想解决真正的问题,尹锡悦时代的韩国就绝不能忽视中国的感受,而这种政策变化又离不开美国的默许,所以中美双方同时破格出席典礼,也是在情理之理。

可以说韩国新总统的就职典礼还没有召开,就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这当然不是因为韩国如今具有了多么强大的影响力,而是因为韩国正处地缘政治交锋的前沿,从而使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量。

尽管虽然各方都十分看重这次典礼活动,但最终到底会带来何种影响现在还不好说,后续发展还需要拭目以待,不过现在可以肯定一点,若是美国仍学不会尊重中国,那么就算会晤了也不会对中美关系带来多大积极意义。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商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商讯网 X1.0

© 2015-2020 中国商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