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586:100!德国通过援乌议案,俄公布希特勒死前细节,西方懂了吗

2022-05-19| 发布者: 中国商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作为欧盟经济的支柱,德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态度,一直受到全球关注。但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脱离默克...
好电影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haody.org

作为欧盟经济的支柱,德国在俄乌战争中的态度,一直受到全球关注。但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德国正在脱离默克尔时代理智而谨慎的外交政策,转而向着重启战争机器、寻求强大而完备的军事力量方向发展。

当地时间4月28日,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通过了对乌克兰援助重型坦克的议案,而且是以586票赞成,100票反对这种绝对优势通过的。

换句话说,支持乌克兰跟俄罗斯打下去,至少在德国政坛已经成为绝对的政治主导力量了。其国内的反对者甚至认为,该决议“听起来像一份宣战书”!

那么,为何俄乌开战仅仅2个多月,德国对战争的态度就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这种转变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危险?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俄乌战争最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反对北约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俄罗斯和德国之间庞大的贸易,可能受到影响的担忧;但另一部分原因,则是二战以后,德国民众长期的反战情绪造成的。

由于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是策源地,不仅世界其他国家对德国比较警惕,德国人自己也对国内军事化程度这件事情非常敏感。

甚至在默克尔执政时期,特朗普逼着德国把军费提升到GDP的2%,德国人硬是不同意。主要还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确给德国人带来了深重的伤害,他们不愿意现在这种和平安稳的日子被破坏。

所以说,开战初期不是德国政府不想支持乌克兰,而是德国人民跟欧洲其他国家人民不同,虽然他们也站在美西方的角度上,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德国人远比一半欧洲国家的人民警惕战争,反对战争。

但是,当俄乌战争打了两个月之后,很多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了。在德国政府层面,看到了俄罗斯的虚弱,意识到了就算德国支持乌克兰继续跟俄罗斯打下去,俄罗斯也没办法跟德国断了经贸联系。

换句话说,俄乌战争眼下对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能源贸易,造成的影响可能比此前德国政府预计的要小一点,这就给了他们改变态度的信心。

另一方面,在德国人民层面,由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俄罗斯已经被描述为“魔鬼”,正在对乌克兰“细嚼慢咽”。这种舆论上的动员,不仅促使德国人对乌克兰的同情心增加,更是从中看到了恐惧,他们开始担心如果不把俄罗斯打败,那么乌克兰的今天很可能变成德国的明天。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驱动下,德国人才一改此前不支持政府增加军费的计划,直接增加了1000亿欧元的国防开支,同时还给乌克兰援助了大量的武器。并且其财政部长还表示,拒绝使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并且未来也没有这样做的计划。

除此之外,促使德国对战争的态度发生转向的另一个原因,实际上不是来自于俄罗斯或者乌克兰,而是战争本身。

正如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乌克兰说的那样,谁能想到在21世纪后,会发生这么一场战争呢?

德国人最开始反对战争,实际上就是基于这种想法。人们根本想不到,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全球化贸易如此发达、德国跟俄罗斯建立起了包括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在内的种种贸易合作之后,俄乌战争还会爆发。

虽然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很大程度上是被美国煽动起来的,跟德国关系不大。但站在德国自己的角度上,这等于是宣告了默克尔时代与俄罗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努力宣告失败。

二战以后,德国人反对战争的前提是不想要战争,担心自己的国家军事化之后再次被野心家裹挟发起世界大战。但俄乌战争却让他们意识到了,就算我们不去打别人,世界大战还是有可能爆发的。

既然这样,那么继续一味地反对战争,就等于把自己变成小绵羊被别人所操纵,这显然是德国人不能接受的。

但是站在全球的角度去看,世界上不止一个德国,西欧国家的人想要长久的和平,俄罗斯人也想要。但北约东扩不给俄罗斯安稳发展经济的机会,所以才会爆发俄乌战争。

而俄乌战争的爆发,又促使德国这么一个排斥战争的国家,变得不排斥,甚至主动介入战争。整个世界陷入了一个对所有人都不利的恶性循环之中,谁都知道这样是不好的,但却只能这么往下走。

而这,正是美国秉持霸权,只考虑自己利益,不顾其他国家利益的必然结果。俄罗斯想让西方国家看到这一点,于是还在4月30日公布了一批新的关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1945年二战末期自杀细节的文档,包括其他“第三帝国”要员的死亡情形。不过西方国家能不能理解俄罗斯的用意,就很难说了。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商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商讯网 X1.0

© 2015-2020 中国商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