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上海下沉干部自述:看到大量外省援助的蔬菜,镇政府没有给自己留一箱

2022-05-25| 发布者: 中国商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5月7日,以下沉干部身份支援浦东抗疫一线工作的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人事处处长方坤,在浦东新区宣桥镇已...
0048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0048.xyz

5月7日,以下沉干部身份支援浦东抗疫一线工作的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人事处处长方坤,在浦东新区宣桥镇已经驻守了一个月。

从报到起,住在值班室的方坤,一直没有离开过宣桥镇。一个月来,他积极深入基层,尽己所能替市民解决实际问题。“相比于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我所做的是微不足道的。”方坤说,“这一个月,也使我得到了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更加坚定了我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资料图

“出发,这是我的责任”

一个月前的4月8日,方坤接到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征召电话。“要求我以最快的时间赶赴浦东新区抗疫指挥部报到,以下沉干部身份支援浦东抗疫一线工作。”方坤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方坤记得,那通电话是17时30分打进来的。那时,读初三的女儿刚刚下网课,他正准备晚饭。事不宜迟,简单吃了几口晚饭,匆忙收拾行李后,他就出发了。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此轮疫情封控期间,妻子在杭州工作无法返回,他得照顾女儿的生活和学习。

来不及多想,他和在杭州的爱人说了一声。“她表示支持和理解,关键时刻要服从组织安排,让我安排好家里的事情。”

出发前,女儿问父亲:“你为什么要去?”方坤回答:“这是爸爸的责任。你安心在家上课,生活上我会安排好,阿姨会照顾你的。”

方坤明白,由于爱人不在家,疫情期间的女儿对他更有一份心理上的依赖。他突然离开家,女儿心里多少是有些害怕的。

19时许,他乘的车经过南浦大桥。方坤往窗外看,桥面上没有其他车辆。“但我看到远处的陆家嘴如往常一样灯光璀璨,我感觉这座城市的精气神还在,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

20时,车子到了宣桥镇政府。一下车,方坤就感觉到紧张的防疫氛围。眼前的镇政府,被一圈铁网围住。前来接方坤的镇领导告诉他:“由于之前镇里干部出现感染,为安全起见,我们对镇政府实施了硬隔离。”这让方坤一下子就有了进入疫区的感觉。他马不停蹄地投入一线防疫工作。

4月8日晚8:30,也是方坤到达宣桥镇后的半小时,市委督导组与浦东区委就联合召开各街镇会议,明确下沉干部担任所在街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要任务是以人员转运、物资保供为重点,支持、协调、配合、督导街镇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

帮助涉阳孕妇

宣桥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镇域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8.9万(其中外来人口近5万),有两个工业园区,近600家企业。在这个庞大、复杂、系统的抗疫工作体系里,方坤努力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在了解和掌握面上情况后,方坤逐步扩大工作面,提高工作参与度。作为市委督导组在基层的工作延伸,方坤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收集基层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市委督导组定期报送数据、反馈重要信息、提出工作建议。

“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上下信息不对称、缺乏充足的医疗和防控资源、社会面管理力量不足等方面。”方坤告诉记者。比如,宣桥镇起初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只有两个,难以满足社会面常态化检测需要。他把这一问题反映上去后,区里对这个问题很重视,积极筹措资源,招募检测人员,增设检测点。

4月13日早上,得知一名涉阳孕妇昨天凌晨因属特殊人员没能进入方舱,而被临时安置在镇里由集装箱改装的集中转运点后,考虑到孕妇的特殊情况,方坤立即协助镇领导想方设法腾出一个条件较好的隔离点,并联系孕妇家属陪同隔离。

将这名孕妇刚刚安置好不到一小时,隔离点传来消息,孕妇出现先兆流产迹象,情况紧急。他又第一时间会同镇领导积极协调医疗资源,终于在中午前争取到浦东医院收治,确保了孕妇安稳。

“我长期在区里工作,也曾经在街镇领导岗位工作过,对基层的工作并不陌生。”方坤坦言,“到了镇里,相比市级机关的工作,那种亲切、接地气的感觉扑面而来。只是工作环境变化,需要一段时间了解镇里疫情防控的工作。”

资料图

有限资源留给百姓

从4月8日报到至今,方坤一直没有离开过宣桥镇。

每天早上、中午,方坤都要和女儿通个电话问问情况。“晚上睡前我们一家三口在云端视频,让女儿感觉到爸爸妈妈一直在陪伴她。目前孩子的生活、学习‘托管’还算顺利,物资保障也没有问题。”

这一个月来,方坤和镇里一线防疫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镇里对我很照顾,条件还是不错的。一线的同志很艰苦,坚持的时间更长,他们真的不容易。”方坤说。

资料图

在宣桥镇,有些人和事让他非常触动。

刚来宣桥镇前两天,他发现每天食堂里只有白萝卜、黄瓜等,没有绿叶菜,早餐有时一个鸡蛋也不能保证。

“当时我认为是物资紧张,所以镇政府也没有绿叶菜。”直到第三天,方坤实地查看全镇的物资供应集散中心时,发现中心有大量外省援助的蔬菜,但镇政府没有给自己留一箱,全部发给了群众。

镇机关全体干部自疫情发生起就坚守岗位,在镇政府吃住近2个月,工作没日没夜,全天候在岗战疫。有的干部患有心脏病,医生要求住院治疗,即使是组织上要求他强制休息,仍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他们把有限资源留给百姓,忘我工作的精神,不断教育和激励着我。”方坤说。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李君娜

延伸阅读

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当事人发声!松江郊外有包装蔬菜被丢弃?最新进展→

5月3日晚,有网友上传视频反映辰花路方松新家园附近荒地有一摞摞被丢弃的胡萝卜和白萝卜,部分还捆扎在白色编织袋内。

有网友评论说:这些都是救援物资也有人称现场有2吨的量…

网传视频截图

事件发生后

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

“5月3日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当晚就来到了现场取证调查。现在已经找到了倾倒这些蔬菜的当事人。据调查,当事人于4月18日晚上9点左右,驾驶厢式货车来到事发地点,将蔬菜倾倒。”广富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队员张建绪介绍道。

据当事人陈述,4月18日,他经一家公司委托,将一批蔬菜在本市某区范围内派送。但收货方验货时发现部分蔬菜已经变质,因此拒收。委托派送的公司的一名业务员让他把变质蔬菜丢到垃圾收集场所,随后他驾车经过松江区时将蔬菜倾倒。

记者从广富林街道获悉,街道已进行排查,并向区经济委员会、区慈善基金会、区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均未接到过上述包装品类的援助物资。包括广富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内的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该事件并立案调查。

对此,不少网友留言希望进一步了解这批包装蔬菜的来源,变质原因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处置结果。

最新进展来了:

包装蔬菜非保供物资

涉事驾驶员已被行政处罚

记者从松江区获悉,5月5日,广富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已对涉事驾驶员进行了行政处罚。

广富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张建绪表示,在办案过程中,企业法人提供了与杭州萧山的一家企业签订的供销合同,合同的内容是蔬菜,也提供了相关发票。结合驾驶员的运输轨迹,可以判定驾驶员和企业法人所述内容属实。

目前,已对各涉事方依法进行教育、处理,希望各涉事方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件发生。当事驾驶员佟某某对自己随意乱丢腐烂蔬菜的行为表示后悔。

资料图

同时,记者也采访了委托运送的上海美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张某某。他表示,美芽餐饮是一家做快餐盒饭和桶饭的餐饮企业,这些菜用来做盒饭和桶饭。菜是公司自行采购的,不是保供物资,公司有相关票据可查。

对于蔬菜变质的原因,张某某解释,4月12日,公司从杭州萧山一家公司采购一批蔬菜后,放在青浦区的一个蘑菇大棚里。在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这些菜大概2到3天就会被消耗掉。但是4月14日有一名员工核酸检测异常,企业生产暂停,这些菜无法消耗。到了4月18日,有一部分蔬菜开始变质。公司就想赶快把剩余的蔬菜处理掉。

为此,公司找了涉事的驾驶员,让他运给一位做餐饮的朋友。送到之后,由于有一小部分出现变质,收货方不收。驾驶员就开着车把这些变质的菜往回拉。正常情况下,公司内部有垃圾箱来处理损耗蔬菜。但运回时,因为公司正封控管理,车辆进不来,他就和驾驶员说找个垃圾处理点扔掉,“发生这件事情确实是因为公司管理和监管不当,给大家造成了困扰,在此我代表公司表示歉意,以后我们一定会加强管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资料图

中远两湾城居委将保供蔬菜装上自家车?不实,已报案!

据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官方微信“丈量宜川”:网传“普陀区中远两湾城小区居委会书记把保供蔬菜装进自己的轿车时,被小区居民发现当场抓住”。经核查,该消息不属实。该视频内容并非发生在中远两湾城。

针对此事件,宜川路街道所属中远两湾城居民区已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资料图

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当事人发声:请不要传谣伤害孩子

“网络报道中的所谓‘爸爸不要,妈妈也不要孩子’的文字,是作者的主观臆断。而且,经过网络传播以后,给孩子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干扰……我们已经联系发文的人,进行了删除,但是朋友圈里的转发,无法消除和阻止。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消除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希望贵平台帮助辟谣。”

5月6日晚间,上海辟谣平台收到一则求助信息,发送者陈先生(化名)表示,他是前段时间网帖“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中的父亲,由于网传消息不实,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澄清。

5月7日,上海辟谣平台联系了陈先生,他在还原事件经过的同时表示,“本来我们想忍一忍,可如果不澄清,很多不明真相者仍在传播谣言,我们只能把事情说一下,请停止对孩子的伤害。”

5月7日,网上仍有内容不实的帖子

陈先生说,孩子小A(化名)今年12岁,一直与家人相处和睦,他和前妻B女士(化名)的交流也很顺畅。通常,小A周一至周五与父亲一起生活,休息日与母亲住在一起。本次封控启动后,小A原本与父亲在一起,4月19日核酸检测结果异常,4月20日转运至方舱医院,4月23日被告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可以出舱,4月24日收到方舱医院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

4月23日接到孩子能出舱的通知后,陈先生考虑到当时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5人作为密接者,仍在隔离观察期,而且很难为小A提供“独立房间、独立卫浴”的居家隔离条件,就与B女士商量,是否让小A前往B女士处进行居家隔离。

B女士认可这一方案,但表示要社区同意,就向居委会咨询。经过微信沟通,居委会表示小A可以回到母亲家居家隔离,但要承诺严格遵守7天足不出户的居家隔离要求,并安装门磁。B女士表示了同意,也根据居委会干部要求,向楼组长进行了报备。

但陈先生和B女士不知道的是,23日晚上,B女士小区部分居民获悉此事后,意见较大,反对小A进入小区居家隔离。次日上午,社区通知了B女士这一结果,可此时小A已经在前往B女士社区的转运车上了。

“出舱是方舱医院安排统一转运的,我们没法让孩子临时更改目的地。在获悉有部分小区居民不同意孩子居家隔离后,他妈妈一直和社区沟通,希望有合适的处理结果。我们一直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慰他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会安排好,不论去爸爸家还是妈妈家,都可以。”陈先生还提供了三人当时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一直在安慰孩子。

不过,直到小A被送到B女士小区门口,小A的去向仍无定论。当时,B女士希望去门口接回孩子,考虑到孩子早上离开方舱医院后就没有饮食,她还随身携带了一些食物。但是,反对小A进入小区的居民堵在小区门口,不让B女士出门。“我和孩子妈妈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不希望当着孩子的面与其他居民发生冲突,而是希望尽快解决问题,所以在当时的场景下,他妈妈退回了小区。”陈先生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关心孩子,我们全程都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抚他。”

出舱当日,陈先生和B女士一直通过微信与儿子保持联系,安抚他

他也回应了网传信息称“父母拒绝支付隔离酒店费用”的说法,觉得存在误解。“孩子已经解除隔离了,根据上海的相关规定,社区不能拒绝孩子回家。所以我们不太愿意再把孩子送去酒店隔离。如果还要支付费用,是不是不太合理?但社区当时就主动表示,会解决费用问题,所以没有就费用产生过纠纷。”

最后,经过社区和民警协调,陈先生和B女士还是同意了让小A前往社区附近的隔离酒店进行7天隔离观察。B女士本想陪儿子一起隔离,但经和孩子协商,“孩子说,让妈妈在家,经常做点好吃的托社区工作者送给他,等他回家。”

眼下,小A在酒店的7天隔离观察期已满,回到母亲家中正常生活。但陈先生说,此前回家时发生的事被断章取义写成帖子在网上传播后,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帖子虽然给孩子的照片打了码,可孩子还是被身边的熟人认了出来。有人或是出于好奇打听,这让孩子和我们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我联系了较早的发帖者澄清,已经删帖了,可网上还有类似的文章,我们很难阻止。所以希望请上海辟谣平台澄清一下,不要再传播谣言,伤害孩子。”

陈先生说,能够理解部分邻居的顾虑,事后也有邻居私信B女士表示,拒绝孩子居家隔离是有些误解,希望她不要介意,“我们不会责怪邻居,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传播不实信息了。”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丈量宜川”公众号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商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商讯网 X1.0

© 2015-2020 中国商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