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福利电影 https://www.wapzz.cc 01 苏海红和范海洋认识,是因为1998年那场洪水。 那年夏天,苏海红读大四,她去哈尔滨的姨妈家小住。 没想到,天降暴雨,松花江的水位迅速涨起来,姨妈家住的离江畔很近,首当其冲地遭了灾。 姨丈是退伍军人,险情刚发生就去了堤坝抗洪,姨妈和苏海红带着表弟出去避难,仓皇中,姨妈不小心掉进了深水坑里,瞬间人就顺着水滑了下去。 苏海红不会水,她护着年幼的表弟,在边上急得又喊又跳,声音都撕扯着变了调。 恰好范海洋路过,他二话没说就下了水,姨妈这才捡了条命。 洪水退去后,姨妈家所在的小区举办百家宴庆祝,范海洋也受邀参加,因为都是客人,姨妈把他和苏海红的座位安排在了一起。 阳光像烈酒,巨大的红色遮阳伞下,每个人的脸都被衬得红扑扑的。 范海洋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前年大学毕业后,自己开了家花店。年龄相近,东北人又天生热情,两人很快也就熟悉起来。 因为第二天就要返校,饭后,苏海红去江边吹风,范海洋也去了。 他还从地上捡了块被江水冲上来的漂亮的鹅卵石送给她,说是留个纪念。 他还说虽有灾祸,但这个城市人情温暖,欢迎苏海红常来。 苏海红生在哈尔滨,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后来,她跟着妈妈在西安上的小学,中学到了天津,她去北京读大学那年,她妈妈又再婚出了国。 几个城市辗转生活,妈妈很忙,陪她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对她来说,城市都是一样的,华丽却冰冷。 现在,听范海洋这么一说,她把那块圆润的石头攥进手中,心里就有了些暖意。 北方清亮的月光下,她歪过头看了看一本正经的范海洋,突然觉得这个胖胖的男人,还蛮可爱的。 02 很快,苏海红就回了北京。 大四实习季,忙忙碌碌的,那个时候,没有手机qq和微信,通讯主要还是靠写信或者打座机,她和范海洋虽互留了电话,但从未打过。 范海洋只给她写过信,信里夹了照片,是在他的花店里照的,一丛五彩斑斓的花里,他笑得阳光灿烂。 作为礼貌,她也回了信,当时手边没有照片,她就把借书证的照片撕下来放了进去。 年底,快放假时,姨妈给她打电话,说搬了新家,让她去哈尔滨过年。 苏海红从小没少在姨妈家待过,现在自己实习有了工资,就想给姨妈送份乔迁贺礼。 她知道姨妈爱花,于是就照着范海洋给她的地址,去了花店。 冬天,店里没什么人,范海洋也不在,苏海红本来只是来照顾一下生意的,所以也没多问。 谁知,店员正在帮她记地址准备送货,范海洋推门进来了,然后一眼就认出了她。 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紧张,他居然搓起了手。他问她:“啥时候回来的呀?” 那口气,就像她一直就生长在这里,只是出了趟远门而已。 没有归属感的人,最喜欢回来这两个字,瞬间,苏海红的心松松软软的。 花香缠绕在鼻尖,气氛恰到好处,于是,她就站在那儿和范海洋多聊了会儿。 哪知,一说就停不下来,从天气到工作,好像不管说啥,范海洋恰好都能说在她的心坎上。 后来,范海洋要退给苏海红花钱,苏海红死活都不肯要,范海洋没招了,就说:“你不要也成,那我就代表哈尔滨人民招待你一顿咋样。” 假期,遇到说话投机的人,苏海红的心情大好,沉吟了一下就答应了。 约会也就这么一次次多了起来。 吃饭逛街,去广场散步,听教堂的钟声,或者是花店打烊后,约三五个朋友,守在花店的后院里,煮东西吃,然后再看一场电影。 渐渐的,范海洋的花店里,摆满苏海红喜欢的蓝色机器猫,扭开电台,是苏海红常听的那个频道,甚至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菜单传到范海洋手里,他点的也是苏海红爱吃的菜。 有一天下雪降温,一群人吃完饭走回家,范海洋待在店里迟迟没出来,后来,他小跑着追上来,悄悄地往苏海红羽绒服口袋里塞了个灌了热水的小酒瓶。 他说,天儿太冷,你穿得有点儿少,别冻着了。 苏海红独来独往惯了,突然被重视被陪伴,心里眼里全是感动。 03 那个冬天,因为实习已结束,苏海红的假期很长。 春节时,哈尔滨呵气成霜,范海洋带着苏海红去街心公园的冰场滑冰。 蓝天下,她坐在小小的冰车上,怎么努力都无法前进,范海洋就过来教她。 他戴着手套的手,紧紧地握着她的,隔着厚厚的手套,苏海红似乎能感觉到他手里的温度,一颗心跳得乱了方寸。 后来,再约着一起出门,向来素面朝天的苏海红开始注重形象。 她在房间里试衣服,怎么搭都觉得不满意,眼瞅着时间到了,只好懊恼地随机抓一件,套了羽绒服跑出去。 没想到,范海洋居然也是着急忙慌赶过来的,她知道他的时间观念很强,就说如果有要紧事可以下次再约。 范海洋的脸忽然泛起了红,他哼哧了半天,然后才说:“我说了,你可不许笑我。” 她信誓旦旦地举手保证:“绝对不笑。” 范海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本来借了套西装想穿。” 话停了,苏海红的眼睛忽闪,打量了一下他身上的牛仔裤冲锋衣问:“那后来呢。” 范海洋的嘴角垂下来,带着些懊恼:“后来,西装太小,我太胖,破了。” 苏海红愣了一下,然后把头埋进臂弯里,笑到浑身颤抖。 范海洋也用手捂起了脸,笑出了泪,笑完了,他有些忐忑的,慢慢地问她,你喜欢那种西装的吗,如果喜欢,以后我就穿那种,等下我重新买个我的号,我看过你工作的照片,你们那儿好像都是穿西装…… 苏海红忍住笑,马上回答:“不喜欢。” “那你喜欢啥呀?” 苏海红沉默,她看了眼紧紧张张的范海洋,然后下了决心,她说:“……我……喜欢……你。” 都说在爱情里,女孩子要矜持,但遇到了自己认准的人,苏海红想大胆一点。 04 恋爱的日子,喝口白水都是甜的。 第二年三月,苏海红假期结束返校,范海洋去车站送她。他一遍遍检查她的东西,又叮嘱她要喝水要吃饭。 进站排队,他拖着她的箱子,站在她边上,陪着她一起往前走,走到实在不能再走了,他把她拉到了怀里,头埋进了她的头发,声音有点儿哽咽,他说,你等我。 从未被人如此牵挂过,苏海红的眼眶也湿了,她重重地点头,说好,我等你。 他们约好,等苏海红六月毕业典礼,范海洋来北京陪她出席,然后,他们再一起回哈尔滨。 分开的日子,他们每天都要通一个电话,哪怕只是说些琐碎的小事,但只要听到对方的声音,心里就都是甜。 但到了五月,没有任何征兆的,范海洋的电话突然就打不通了。 从无人接变成了空号,不过四天时间,苏海红每天都守在宿舍的电话机旁,一颗心七上八下。 终于,第五天时,范海洋的朋友给她来了个电话。 说一家工厂失火,累及范海洋的花店,他去救人,然后自己受伤进了医院,不方便打电话,而花店的座机正好到了帐期扣费,变成了空号,范海洋怕苏海红担心,就拜托了他来给苏海红报平安。 苏海红的心被揪得老高,她觉得这消息漏洞百出,太像假的了,但千头万绪涌上来,她却只想知道他是否平安,只好在电话里一遍遍地确认,确认他真的只是受了点儿轻伤。 好在,范海洋提前来了北京,他瘦了,腿上有烧伤,右胳膊上打了石膏。 汹涌的人潮里,他一看到接站的苏海红,就不管不顾的,用那只还能动的胳膊紧紧地搂住了她。 而苏海红,待在他的怀里,心里的疑虑一扫而空。 她想,只要他是好好的,其他的,时间应该会给出答案。 05 毕业的日子兵荒马乱,但有范海洋陪着,苏海红的心雀跃如出笼的小鸟。 那年七月,范海洋和苏海红回了哈尔滨。 出了站,范海洋突然停了脚步,他郑重其事地对苏海红说:“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家人不同意咱们在一块儿,对你说些什么难听的话,你千万别和他们计较,你相信我,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处理好的。” 苏海红的心跳得飞快,她有种预感,范海洋的家人,大概是听到什么传言了吧。 这个世界说大很大,说小的时候,又小得可怜。 而有关她和她妈妈的那些传言,苏海红明白,肯定都不会怎么好听。 苏海红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原因是苏海红的妈妈出轨,而且她出轨的对象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小叔子,苏海红的亲叔叔。 这样的桃色新闻,放到现在都足够劲爆。 家乡的小城里,到处都是苏海红妈的传言,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最终,苏海红妈实在受不了,就带着苏海红去了西安。 一个女人带着孩子,生活狰狞且狼狈,没办法,她只好投靠男人。 她有个好样貌,又会保养,所以,这些年来,她带着苏海红隔几年换个城市,投靠的男人也越来越有钱,最后,还出了国。 当然,付出的代价也巨大,穿金戴银的背后,是声名狼籍,是波及逐渐长大的苏海红。 每次,她逼着苏海红和她一起回娘家,敏感的苏海红都能从那些虚假的恭维里,看到别人对她们母女的嘲讽和不屑。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人们从苏海红妈的现在,似乎就料定了苏海红的未来。 而如今,范海洋莫名其妙说了这样的话,苏海红有理由相信,他的家人也定是听到了什么了吧。 她定定地看着范海洋,没说话。 06 相处时间虽不算长,但彼此的默契已足够深。所以,范海洋一看苏海红的表情,也就明白了。 他说了实话。 花店确实也着了火,但并不严重,他也只是受伤住了院,问题出在他父母来医院照顾他时,他们无意中看到了他皮夹里苏海红寄来的那张照片。 父母追问,他无意隐瞒,也就说了。 儿子有了女朋友,父母一高兴,就把苏海红的照片拿给来探望的每一个亲戚看。 谁知,亲戚里有个人正好和苏海红妈妈是一个村,而苏海红的样貌,和她妈妈活脱脱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又是证件照,看得更是清楚,于是他就悄悄地把苏海红家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范海洋的父母。 当然,也包括那些流言。 这一下,范海洋的父母不淡定了。 他们火速跑到苏海红的家乡打听,回来后就逼着范海洋分手,说这样的家庭不会有什么好女孩,说耳濡目染下,苏海红必定也不会安分守己,说他们张家家世清白,绝不能接受这样的人过门当媳妇。 最后还要挟说,如果不分手,他们就去跳松花江。 他们在医院闹腾得厉害,范海洋连出去打个电话的机会都没有,好不容易等到朋友来看望,他才拜托他给苏海红报了个平安。 然后,捱到出院,他还怕苏海红担心,又不顾父母的阻拦,提前去了北京陪她。 苏海红静静地听范海洋说完,然后,她对上了范海洋的眼睛问他:“人人都说我会和我妈一样,那你相信那些话吗?” 范海洋毫不犹豫地说:“我当然不信啊,你是你,你妈是你妈,我认准的人,一定不会错。” 苏海红深吸了一口气,眼圈红起来,心里的委屈铺天盖地。 一个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要么,变成和父母一样的人,要么,完完全全变成另一个不同于父母的人。 苏海红从小就承受了那些流言带给自己的伤害,又过早地看到了妈妈虽衣食无忧,却没有尊严的生活。 所以,她很早就清楚,她不能指责妈妈,毕竟,她是她一手养大的,但这辈子,她绝不会去过和妈妈一样的生活。 因此,她努力读书,努力考好大学,努力自食其力。 她相信,努力总会有好运气,总会云开见日明。 07 父母的阻拦,有时就像是感情的催化剂。 范海洋的父母拦的越紧,范海洋像个叛逆的孩子一样,对这份感情愈加坚定。 苏海红看他那种劲头,又怕他像那种得不到糖的小孩,越不给越要使出浑身解数得到,等真正把糖给他了,反而就不会珍惜了。 范海洋看出了她的顾虑,就用手指轻点着她的头说:“哎,老婆,你的小脑瓜能不能想点儿其他呀,我这么做,是怕你被我爸妈吓跑,毕竟,我和他们再闹腾,打断骨头连着筋呢,他们不会真跳河,也不会真把我咋样,你就不一样了,我怕你在他们那儿受委屈哭,我不想让你哭,一点儿都不行。” 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2000年,苏海红是学设计的,在哈尔滨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而且在她的帮助下,范海洋的花店重新装修开张,两个人齐心协力经营,业务迅速发展,后来又开了分店。 日久见人心,见人性,时光一片大好,范海洋的父母慢慢地也就对苏海红转变了看法。 2002年,在苏海红的24岁生日上,范海洋求了婚,他的求婚戒指和家传的玉镯是一起掏出来的,他说:“老婆,你放心,这镯子是我妈交给我的,让我亲手给你戴的,绝不是偷出来的。” 苏海红笑出了泪。 当初,范海洋想偷户口本出来结婚,想把生米变成熟饭后让父母妥协,苏海红没答应。 她觉得,只要她行正坐端,时间总会给出答案。 她相信,只要足够相爱,他们终会迎来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