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讯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赫鲁晓夫楼,是一种造价低廉的公寓楼,特别适合没钱又不愿意承认穷的国家

2022-07-20| 发布者: 中国商讯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量兴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正在逐步被淘汰,不过目前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
抖音充值

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量兴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天正在逐步被淘汰,不过目前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都很常见。中国大陆尤其是东北地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工业区所兴建的职工住宅也属于此类,在中国被称为“筒子楼”。

其实最先出现多层公寓的是法国,法国公寓配套齐全,出租为主,对象是中产阶级。德国模仿法国搞了宿舍,宿舍的配套没有单独的厨房,福利供应为主,对象是未婚青年。苏俄模仿德国想出来统楼,特点是厨房和卫生间同层共用,分配为主,对象是国营企业员工。中国模仿苏俄捣鼓了筒子楼,把尺寸减少了三分之一,减去所有装修装饰,只配备最少的管线,全部国家所有,临时安排人员居住,对象是认为需要的人。中国筒子楼除了小孩找伙伴方便之外一无是处。

网友:你这些说法基本都是错误的,赫鲁晓夫楼在国内并不叫筒子楼,而是叫单元房。因为苏联的赫鲁晓夫楼哪怕再破烂都是有独立厨房和厕所的。国内的筒子楼都是走廊式板楼,没有厨房,只有公共厕所。九十年代之前的很多国企都有修建配套职工住宅的传统,那个时候的正规住宅就是单元房,也就是所说的类似于赫鲁晓夫楼的样式。而筒子楼是作为新员工宿舍以及分房前的过渡居住使用。

网友:我住过,挺好的,一层楼一个厕所,坑位上的屎堆的老高,原因是那时候水压低,冲不下去,而且坑位又少,每天都为拉屎烦恼,公用的厨房用的不多,每家在自家门口支个小灶,遇到用蜂窝煤的就很崩溃,有次三楼一家人烧肥肠,估计没洗干净,全楼人都在饭点闻到很重的屎味。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国商讯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中国商讯网 X1.0

© 2015-2020 中国商讯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